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查询

送王巩之徐州

遨游公卿间,结交非不足。

高秋远行迈,黄泥没马腹。

问群胡为尔,笑指篱间菊。

故人彭城守,久作中朝逐。

诗书自娱戏,樽佾当谁属。

相望鹤颈引,欲往龟头缩。

前期失不遂,浪语频遭督。

黄楼适已就,白酒行亦熟。

登高畅远情,戏马有前躅。

篇章杂笑语,行草烂盈幅。

归来贮箧笥,把玩比金玉。

吾兄别我久,忧患欲谁告。

孤高多风霆,弹射畏颠覆。

白头日益新,岁寒喜君独。

纷纷众草中,冉冉凌霜竹。

恨我闭笼樊,无由托君毂。

补充纠错
诗文作者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2118 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