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查询

为什么会下霰?

霰(也称为冰粒或冰雹)是一种降水形式,它是由冰冻的降水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通常比雨滴大但比冰雹小。霰的形成过程与冰雹类似,但有一些关键的区别。
霰的形成通常发生在云层中有很强的上升气流的环境中。当云中的温度低于冰点时,降水粒子以冰晶的形式开始形成。这些冰晶在云层中上下移动,途中会遇到过冷水滴(温度低于冰点但尚未冻结的水滴)。当冰晶与过冷水滴碰撞时,水滴会立即冻结在冰晶上,使其体积逐渐增大。这个过程被称为积冰作用。
随着冰晶在云层中不断上升和下降,它们会收集更多的过冷水滴,逐渐成长为较大的冰粒子。当这些冰粒子的重量增加到上升气流无法再将它们保持在云层中时,它们就会以霰的形式落到地面上。
与冰雹不同,霰的粒子通常较小,直径通常在1到5毫米之间,而冰雹的直径可以更大。此外,霰的形状通常是不规则的,表面比较光滑,而冰雹的形状更加圆润,表面可能有不规则的凹痕。
霰通常在下雪之前或与雪混合降下,有时也会在雨后出现。它的出现通常预示着天气状况的不稳定,可能是寒冷的锋面通过或是对流活动增强的迹象。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