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查询

兵法造句

用“兵法”造句子 怎么造?
“兵法”词语共收录 55 条精美句子,“兵法”的解释为:中国古代指治军用兵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战略战术和治军理论等。研究兵法的学者称为兵家,代表人物有孙武、吴起、孙膑、尉缭、韩信等。论述兵法的著作称为兵书,故兵法”一词往往与兵书”通用。
1、兵法是历史上的智慧结晶,通过研习兵法可以提高战争的效率和胜算。
2、商君书是一部古代兵法著作,里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建立稳定强大的国家,对于国家治理有着多余的智慧和实用的经验。
3、孙膑兵法被视为古代军事智慧的瑰宝,其战略和战术的精髓可以指导将领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4、根据兵法,了解敌人的弱点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5、商君书是一本古代兵法著作,被视为策略和统治艺术的经典指南。
6、根据兵法,运用兵力要合理调配,避免过多的兵力在某一处多余。
7、兵法是战争中制胜的重要武器,善于运用兵法的将领能够在战场上获得胜利。
8、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膑创立的军事理论体系,通过灵活运用兵力和战术,使弱者能够战胜强者。
9、学习兵法可以让人了解战争的策略和战术,从而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
10、兵家的智慧悉数体现在古代兵法之中,他们深刻理解战争中每一分多余的力量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11、运用孙子兵法的智慧,我们可以在战场上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来取得胜利。
12、世间兵法分六韬,智略深沉如海潮。
13、红尘烟雨中的少年,手握一卷《孙子兵法》的治略,智勇双全,用计如神。
14、望着面前一大箱的书册,颜明有些犯难,这么一大箱,要他如何搬运,孙子兵法字数虽然不多,但是写在竹简上就,难道要学富五车。
15、诸葛亮虽然通晓兵法,却非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
16、诸葛亮的兵法用的真是出神入化。
17、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明,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18、日本兵家一向推崇孙子兵法等东方的智谋,津津乐道于以小股兵力击败敌人的大军。
19、孙子兵法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20、古代兵法,千章万句,最重要无过于“致人而不致于人”,可见“致人而不致于人”,即争取主动权实为古代作战思想的核心。
21、前田老师博览古今、对西洋和中国的兵法都很有研究,治学严谨而不迂腐,为人又和善,是个好先生!
22、想当年在卧龙修真养性,论阴阳习兵法博古通今,仙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我算就汉家业鼎足三分,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征南北剿保定乾坤。
23、庄里的私塾先生满腹经纶,不仅懂得诗云子曰,还对孙子兵法颇有研究,精通三十六计,有点像梁山上的智多星吴用,胡家庄人都叫他做胡学究。
24、他介绍,台湾非常重视孙子兵法,比如台湾的大学毕业生服兵役时考“预官”,孙子兵法就是必考科目。
25、《孙子兵法、势篇》指出战车转动,步骑奔驰,在这样浑沌不分的情况下战斗,要摆成圆阵,保持态势而不致失败。
26、裤裆里耍大刀,玩机吧蛋,这次啊!人赵国可是赵巍大元帅,听说人家精通古今兵法,武功也是很强,一生常年征战,可谓无敌!
27、一时之间各国无不侦骑四出,希望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发现这位年轻的兵法大家,君王们下了死命令:不能为我所用,则杀之。
28、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29、凡是被预报的了大风,就没有预报的那么大了。事先张扬,和出其不意,是两大屡试不爽的兵法
30、进复乃是古代兵法中一项重要的战术,其精髓在于以退为进,以虚制实,化被动为主动,在战场上谋取胜利。
31、户止,是我国古代兵法中常用的战术术语,意指采取防守态势,使敌人无法前进。
32、武议是一场蕴含着智慧与勇气的对话,其背后承载着千年兵法的精髓,象征着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升华。
33、射策乃古代兵法中的一种战术,如同箭矢穿越长空,军队的射策能够在战场上犹如风暴般席卷敌人,将胜利的曙光照耀在战士们的心头。
34、七略: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七略是孙武所著《孙子兵法》的七个要旨,它们以精辟的言辞总结了军事智慧的精髓,为后世军事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35、五典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宝藏,它们如同智慧的明灯,照亮着后人探索道德、礼仪、乐曲、律法和兵法的道路。
36、《六韬》是中国古代兵法的经典之一,它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是智慧与战略的结晶。
37、火传乃古代兵法中的一种战术,以迅猛如火之势传达命令和信号,如同燎原之火般,能够迅速点燃士气,使军队战力倍增。
38、七方十齐,乃是古代兵法中的重要原则,意指七方向周全布阵,十齐戒备严密,以确保战斗中的全方位控制和有效应对。
39、孙武,古代中国军事家,他的《孙子兵法》是一部永恒的军事经典,其智慧如同一面镜子,反射出战争与人生的种种变幻。
40、夫子兵如林,智者善用兵法,以智取胜,化解战争之苦。
41、师旷是古代著名的兵法家,他的战略智慧如同明灯般照亮了中国古代军事史的道路。
42、兵经乃古代兵法经典,蕴含着智慧,指引着战场上的决策与行动。
43、孙武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他的《孙子兵法》被誉为古代兵学经典,对战争策略有着深远影响。
44、孙子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思想家孙武所著的兵法著作,别有一番风味,略有纬略,至今仍然被广泛引用。
45、他不仅精通武术,更是研究过很多古代兵法术略。
46、《武经七书》是古代中国兵法经典,曾经深远影响着历史上许多军事领袖的决策与战略。
47、曹公乃古代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统帅,他智谋过人,深谙兵法,引领着他的部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
48、弄兵如同舞动一曲精妙的交响乐,将军们在战场上巧妙地运用兵法,化解危机,赢得胜利。
49、曹刿论战,乃是中国古代典籍《孙子兵法》中所载之一篇,深刻阐述了兵法中的战略思想,指导着无数后来者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50、圯下兵法是一部古代兵书,它蕴含着智慧和策略,如同一面明镜,能够指引军队在战场上明智地作战,稳操胜券。
51、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兵攻城。" 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在战争中,最好的策略是攻击敌人的计谋,其次是破坏敌人的外交关系,再次是攻击敌人的军队,最下策是攻城掠地。这句话强调了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52、在古老的圯下兵法中,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强调了了解自己和敌人的重要性,以便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人际关系中。
53、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句名言,意味着胜利的军队在战斗开始之前就已经确保了胜利,而失败的军队则是先打起战斗,然后期待能够赢得胜利。这句话强调了战略规划和预先准备的重要性。
54、兵无常形,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说,战争的形态是多变的,就像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根据敌人的变化而灵活应对,取得胜利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这也是一种对于战争策略的深刻理解。
55、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兵伐城。" 这是一句出自《孙子兵法》的名言,意思是说在战争中,最好的策略是攻击敌人的计谋,其次是断绝敌人的外援,再次是攻击敌军,最下策是攻城。这句话强调了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补充纠错
上一个造句词语: 兵厄
下一个造句词语: 兵防
“兵法”词语的近义词 补充纠错
“兵法”词语的反义词 补充纠错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