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造句
用“文言文”造句子 怎么造?
“文言文”词语共收录 12 条精美句子,“文言文”的解释为:1.用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写的文章。
1、我用次篆的字体书写了一段文言文,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
2、在译经院学习的时候,我常常碰到很多复杂的文言文句子,但是通过努力,我能够准确地理解并翻译出其多余的词语。 |
3、汉字方面,正体字与俗体字并用;文体上,文言文与白话文共生。 |
4、本作品主要取材于《菜根谭》、《世说新语》等中华传世经典名著中的经典篇章故事,更直白生动地展现中国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摆脱了传统的枯燥说教和生涩的文言文。 |
5、文言文绝对是古代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
6、乃者,乃是古代文言文中的连词,常用于表示因果关系或者转折关系,如同一句话中的一座桥梁,将前后内容连接得紧密而流畅。 |
7、徽策是一种古代中国的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歌、散文和文言文的特点,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同一把小小的文学利器,能够点燃读者心中的智慧火花。 |
8、陈情表乃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政治家韩愈所撰的一篇经典文言文。 |
9、避青骢的意思是避开青色的马。这是一个来自古代文言文的词语,现在我们用它来造句:在古老的战场上,将军骑着他的赤马,巧妙地避青骢,冲破了敌人的阵线。 |
10、肤辞在古代文言文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辞华丽而不实。这里是一个例子:"他的肤辞虽然动听,但却掩盖了他的真实意图。" |
11、申豁在古代文言文中,常常用来形容声音宏大,如:那位歌唱家的嗓音申豁,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
12、讲使"在古代文言文中,常常被用来指代"讲述"或"说明"。这里是一个例子:古老的故事被一代代的人讲使,传承了下来,成为了我们的文化遗产。 |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