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咪达唑仑注射液 |
【商品名称】: 咪达唑仑注射液 |
【药品规格】: 2m1:2mg |
【药品成分】: 咪达唑仑 |
【适应症状】: 1.麻醉前给药。2.全麻醉诱导和维持。3.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4.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造影、心律转复、支气管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时病人镇静。5.ICU病人镇静。 |
【用法用量】: 咪达唑仑是一种强效镇静剂,使用时需要缓慢给药,并且剂量个体化。1、手术前给药:于麻醉诱导前30-60分钟深部大肌肉注射。成人:0.07-0.1mg/kg体重,最大量不超过5mg。老年体弱者:必须减少剂量并进行个体化调整。如不合并使用麻醉药物,推荐剂量为0.025-0.05mg/kg体重,常用剂量为2―3mg。对70岁以上患者肌肉注射药物时应谨慎并严密观察,因为可能发生过度镇静。儿童:0.15-0.2mg/kg体重,平均剂量稍高于成人。2、麻醉诱导和维持麻醉诱导:缓慢静注,注射时间20―30秒、药物起效观察时间2分钟即可。对60岁以下的健康成人,通常静脉注射剂量为0.15―0.2mg/kg体重。风险不大(ASAI和II)的老年外科手术患者的推荐初始剂量为0.2毫克/千克。对那些患有严重系统疾病或体弱的患者,所需剂量可能减小。对60岁以下来给予术前用药的成人,所需静脉注射剂量可能较大(0.3-0.35mg/kg体重)。如需完全诱导,则追加初始剂量的25%。也可以合用挥发性液体吸入麻醉剂来完成诱导。对耐药病例,用于诱导的总剂量最高可至0.6mg/kg体重,但如此大的剂量可能使恢复期延长。未给予术前用药的老年患者诱导时所需的剂量通常较小,推荐的初始剂量为0.3mg/kg体重。患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或体弱的患者所需剂量通常更小。初始剂量0.2―0.25mg/kg体重即可,某些病例所需剂量甚至低至0.15毫克/千克。由于经验有限,不推荐将用于儿童的麻醉诱导。麻醉维持:维持剂量及间隔视患者反应而调整,可在合并使用其它麻醉药物的同时间断缓慢静脉注射或连续静脉输注,一般0.03-0.1mg/kg体重/时。3、诊断性操作或外科手术前的基础镇静(清醒镇静):缓慢静注。注射剂量必须进行个体化调整,给药速度不能过快,不能单次静脉推注。对60岁以下的成年患者,初始剂量为2.5mg.在操作开始前5-10分钟给药。根据需要可以1mg的剂量追加给药。总剂量平均为3.5―7.5mg。总剂量通常不超过5.0mg。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体弱或者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初始剂量必须降低至约1.0mg,在操作开始前5―10分钟给药。根据需要可以0.5―1mg的剂量追加给药。由于药物在这些患者中达到峰值药效的速度有所减慢,因此追加给药需要缓慢而谨慎。总剂量通常不超过3.5毫克。可以用0.9%氯化钠、5%和10%葡萄糖、5%果糖,林格氏溶液等进行稀释。混合比例为每100-1000毫升输注液中含15毫克咪达唑仑。不能用6%的葡聚糖溶液稀释或者与碱性注射液混合。 |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镇静过度、头痛、幻觉、共济失调、呃逆和喉痉挛。2.静脉注射还可以发生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极少数可发生呼吸暂停、停止或心跳骤停。有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3.直肠给药,一些病人可有欣快感。 |
【药品禁忌】: 对苯二氮卓过敏的病人、重症肌无力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抑郁状态患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用作全麻诱导术后常有较长时间再睡眠现象,应注意保持病人气道通畅。2.本品不能用6%葡聚糖注射液或碱性注射液稀释或混合。3.长期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突然撤药可引起戒断综合症,推荐逐渐减少剂量。4.肌内或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后至少3个小时不能离开医院或诊室,之后应有人伴随才能离开。至少12个小时内不得开车或操作机器等。5.慎用于体质衰弱者或慢性病、肺阻塞性疾病、慢性肾衰、肝功能损害或充血性心衰病人,若使用咪达唑仑应减小剂量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 |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67040 |
【生产企业】: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产) |